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三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

(3)据材料二、三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什么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两位西方先哲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1)孔子:道德(仁)柏拉图:哲学学识(治国知识)。 (2)孔子: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柏拉图:正义、法治。 手段: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柏拉图: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 (3)发展: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必须是良好的法律。 (4)孔子主张人治,两位西方先哲主张法治。 【解析】 (1)从材料一中信息“为政以德”可归纳出孔子的观点;从材料二中“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等信息,可归纳出柏拉图的观点。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材料二中“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等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可从材料一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材料二中“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归纳出。 (3)首先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出两人的观点,然后比较找出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进行归纳。 (4)需结合三则材料,并联系三人所处时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综合即可回答区别:孔子主张人治;两位西方先哲主张法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

请回答:

(1)图片反映了柏拉图学园具有怎样的教学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谈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

A. 政治学说

B. 教育学说

C. 伦理学说

D. 逻辑学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

②都提倡中庸之道

③其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其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他创办学园,在教学方法上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他和他创办的学园分别是

A. 亚里士多德和阿卡德米学园

B. 亚里士多德和吕克昂学园

C. 柏拉图和阿卡德米学园

D. 柏拉图和吕克昂学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