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说明
A. 罗马法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 B. 罗马法体现了“君权神授”原则
C. 罗马皇帝享有国家最高权力 D. 罗马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题文)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到:“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 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
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或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 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了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清末革命得到舆论支持
B. 清末时民权意识逐渐觉醒
C. 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D. 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A. 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 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 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D. 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C.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D. 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