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提升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 知识普及推进科技创新
B. 文化素质影响科技进步
C. 人文思潮促进政治变革
D. 思想启蒙推动社会进步
(题文)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32年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上,首先是外邦使节发言,然后是斯巴达内部的辩论,发言者为国王阿基达马斯和主持会议的监察官,结果国王的主张遭到失败。这说明斯巴达城邦
A. 监察官拥有实权
B. 国王阿基达马斯与监察官矛盾尖锐
C. 公民大会有否决权
D. 公民大会辩论的结果受外邦使节影响
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A.
B.
C.
D.
1938年4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学校西迁至昆明后,组建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中写道:“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西南联大校歌主要表达的是
A. 寄国共合作之成功
B. 叹南迁流离之苦辛
C. 苦黎民受战争涂炭
D. 颂师生不屈之壮志
下表流行话题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时段 | 流行话题 |
五四运动前 |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
五四运动后 |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
A. 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 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 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 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 重工业和轻工业
C.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
D.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