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 秦汉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次数 | 375 | 493 | 874 | 513 | 5105 | 5344 |
频率 | 0.85次/年 | 1.7次/年 | 2.7次/年 | 5.31次/年 | 18.5次/年 | 19.9次/年 |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宋代以后,乡绅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阶层出现,崇祯年间,邓藩锡知福建龙岩县,因得罪“权绅”被朝廷左调至浙江嵊县;江南乡绅甚至与知识分子组成的东林党相抗衡、成功阻挠李三才入内阁,此类事件在明代极为常见。可见明代乡绅( )
A. 集中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 B. 能够左右从地方至中央的决策
C. 介入党争和搅乱正常的政治秩序 D. 是传统政治在明代的集中体现
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 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 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 “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谶语”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预言吉凶、治乱兴衰的隐语。比如“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胡”当指匈奴人,于是命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以防边患。但汉代儒生认为,“胡”应是指篡权乱政的胡亥。这说明“谶语”
A. 与历史现象的吻合属于偶然
B. 较准确的预示了历史走向
C. 是历史研究必须参考的史料
D. 是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因传统社会结构崩溃而新社会结构尚未建立所造成的“文化失调”,因此中国既不能走欧美道路,也不能走苏俄道路,而应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长处。通过乡村建设改变社会结构,以振兴农业来繁荣工业,被他视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6月,他在军阀韩复榘支持下开始了山东乡村建设实验工作。他尝试在乡村设立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村学和乡学,以引导和推动农民参与团体生活,从而达到重建乡村社会结构的目的。为了组织和团结农民,他把民众教育作为重要途径,设立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专门招收本地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进行培训,学员毕业后多被分配到实验区从事乡村建设工作。在改良农业、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开发民智、改善风俗等方面,他也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随着日本入侵和韩复榘倒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工作以失败告终。
——据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粱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5年9月,苏联分别承认了西德与东德,并与之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但美、英、法三国占领军仍以“保卫自由世界”为名,驻扎在西柏林。1958年3月,西德会议决定以原子弹武装西德军队,遭到东德反对。1958年11月,赫鲁晓夫宣布苏联准备把当时仍由苏联机构执行的管理柏林的职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正式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声称苏联将与东德签订和平条约,从而结束西方对西柏林的占领。西方国家坚决反对苏联的要求,形势一度紧张。东西方为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开展一系列频繁外交活动,但举步维艰。赫鲁晓夫于1961年6月重新就柏林问题发布强硬声明,并采取措施:暂停实施裁军计划,增加国防预算。肯尼迪政府给予针锋相对的回应:加强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增加导弹力量。此时大量东德人进入西柏林,局面紧张加剧。8月13日,民主德国部队封锁西柏林四周并修建了柏林墙。9月,美、苏外长会谈,10月,赫鲁晓夫放弃了对德和约,使第二次柏林危机不了了之。
——摘编自李世安《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