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A. 时代和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史学论断
B. 王朝更替造成儒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C. 儒家在源流和功用上存在着多元性
D. 商周社会文化转型模糊了后人认识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 推动力封建专制的发展
D. 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宋代士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顾炎武《日知录》也记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己有之”,这表明
A. 火葬这一习俗始于宋代
B. 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徽
C. 士人阶层倡导移风易俗
D. 佛教的影响进一步深入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 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 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C. 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 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家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 )
A. 宗法制度顽强存续 B. 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
C. 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 D. 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 秦汉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次数 | 375 | 493 | 874 | 513 | 5105 | 5344 |
频率 | 0.85次/年 | 1.7次/年 | 2.7次/年 | 5.31次/年 | 18.5次/年 | 19.9次/年 |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