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尼克松出任美国第37任总统,当时正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尼克松出任美国第37任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国际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加之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使得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他在堪萨斯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改善美国的不利处境,他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材料二:台湾问题不仅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更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支持台湾当局,阻挠中国的统一。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但美国在接受中国关于中美建交涉台三原则的同时,又炮制了《对台关系法》,继续保持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从而使台湾问题成为至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中美建交过程中美国反复的举动,所显现出的意图就是要将台湾问题作为其制衡中国的一项“筹码”。

材料三: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政策措施。40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经贸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和平统一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的承认。实现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祖国必须统一,祖国也必然统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要在中国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是指什么?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台湾问题的实质,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实现中美关系的缓和。国内社会危机加深,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越南战争沉重的负担,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2)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承认,实现统一符合两岸民众共同利益。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为了改善美国的不利处境,他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尼克松是要缓和和中国的关系。原因:依据材料一“国际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加之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使得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的信息和所学从美国国内危机加深,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越南战争的负担加重以及美苏争霸中不利的地位回答。 (2)台湾问题的实质:依据所学可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依据所学可知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依据材料三“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的承认。实现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最终要实现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应该包括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经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承认,实现统一符合两岸民众共同利益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中国引进了美洲的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客观上反映了

①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②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④统治者扩大对外交往的强烈愿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查看答案

有的朝代出现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某个朝代的后期时指出:“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这个朝代可能是

A. 西汉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土地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B. 导致了自耕农衰退

C.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查看答案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A. 对农民的控制

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减轻农民负担

D. 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