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解析】 (1)表现根据“许多……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及材料中有关桑叶、棉花的高商品化程度等信息可归纳得出。 (2)明朝海外贸易活跃的原因可从“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等信息总结归纳得出。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背景则应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明朝时期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来贸易,这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有直接关联,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为了获得在欧洲广受欢迎的“生丝和瓷器”,不得不用白银向处于贸易出超地位的中国换取。 (3)白银流入的作用应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大量白银从欧洲输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从此进入银本位时代;同时货币体系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东西方经济也得到了交流,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材料: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規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僚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探究问题二:古代雅典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服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的“软件”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

年龄段

称谓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

孩提

孩提之童,吾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

孺子

孺子平寝晏起,唯所欲,食无忧

满10岁

幼学

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

舞勺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

束发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女)

及笄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

舞象

戚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

弱冠

二十曰弱,冠(冠礼)

 

 

 

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紀,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已的独特观察、思維、感知方式。”

18世妃来,童工約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因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紀,英法等国先后頒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齡及工作时间,并規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剩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平,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約》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參与权。現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2)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归纳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查看答案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 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B.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C. 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 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中的“私犯”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维护所有人利益

B.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是一部成文法律

D. 取消了贵族司法垄断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