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陈苏镇教授指出,秦朝的失败除暴政外,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特别是秦与楚、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较深的地区的矛盾更为尖锐。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由此推断,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A. 消除了君主专制带来的暴政
B. 实现了不同文化区域的同步发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
D. 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之一。下列各项中反映了这对矛盾的包括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唐末出现藩镇割据
④元朝实行行省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守。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首都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A. 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 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C. 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日趋完善
D. 儒家思想指导了首都的规划建设
以下下表中内容表明,礼乐制度在当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下表
出处 | 论述 |
《礼记•曲礼》 |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
《左传•成公二年》 | 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
《论语•译注》 | 天子八佾(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
A. 界定亲疏和传承礼仪
B. 明辨是非和确定等级
C. 教化思想和规范秩序
D. 歌功颂德和教化百姓
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
A. 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B. 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
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尽管元朝统治者提倡理学,为其他宗教思想也提供了宽松的传播环境,但在元代思想界仍出现了反对理学、不信佛道的“异端”思想家。邓牧就是其中之一。邓牧(1247-1306年),钱塘人。南宋亡后,游历四方,誓不仕元。邓牧将宇宙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太极”之动静生阴阳而成,把自然界的运动、人类的生养,完全归功于“玉皇上帝”之力。邓牧时现实社会有强烈的对抗情绪,大胆揭露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竭天下之财以自奉”,痛斥贪官污吏“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对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寄予深切同情,归之于“官逼民反”。他描绘了一个“天下无乐乎为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君子道高而愈谦,德尊而愈慕”;“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其吏“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夸,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
邓牧有关社会政治的进步理想,启迪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摘编自房列曙、术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邓牧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邓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