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 丝织品

B. 棉纺织品

C. 毛纺织品

D. 麻纺织品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结合所学可知,丝、毛、麻等作为纺织原料在中国古代较早就出现了,丝和毛较昂贵,普通百姓使用麻作为纺织原料,诸葛亮生活在东汉末、三国时期,这一时期麻纺织业已较为发达,诸葛亮以“布衣”自称,“布”指的是是麻布。棉花在北宋时引入,明代时全国普及。故排除A、B、C项,故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 井田制的瓦解

C. 人口膨胀的压力 D.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自《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的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