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元年,明令以银两支付官俸:“米每石,自五钱至一两;豆每石,自五钱至九钱七分;草每束,自三厘至九厘二毫不等。均照从前额定各地方价值,折给官兵,自行采买。”之后,用银两支付俸给的范围扩大了。据此可推知
A. 官员腐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B. 货币赋税开始取代实物赋税
C.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俸禄改革
D. 为强化集权克扣地方的军费
陆游诗云:“千钱买轻舟,不复从人借。樵苏晨入市,盐酪夕还舍。岂惟载春秧,亦足获秋稼……常侵落月行,不畏恶风吓。”该诗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体现了
A. 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封闭性
B.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打破
C. 草市具有完备的服务功能
D. 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
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 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
B. 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甘薯、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B.通俗文化的盛行和平民识字率的提高
C.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导致性别比例失衡
D.江南棉纺织业兴盛推动了家庭手工副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出现过工厂雇佣现象,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 棉花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D. 小农经济的阻碍
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省份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汉 | 18 | 19 | 4 | 5 | 1 |
| 1 | 1 | 4 | 1 |
|
三国 | 2 | 10 | 1 | 1 | 1 | 1 | 3 | 3 | 2 |
|
|
晋 |
| 4 | 1 | 2 |
|
| 2 |
| 3 | 1 | 2 |
南北朝 |
|
| 1 | 3 |
|
| 8 | 4 | 2 | 1 |
|
隋 | 9 | 4 | 3 | 1 |
|
| 1 | 1 | 2 |
| 4 |
唐 | 32 | 12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A. 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 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 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 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