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 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 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 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D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B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C错误;据材料“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得出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C. 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 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B.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

C. 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因素

D. 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

 

查看答案

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A. 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 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 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C. 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 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查看答案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推测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