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中国旧时政府法定货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

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中国旧时政府法定货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D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的一个信息就是:法币在中国发行过度,出现严重的货币贬值,出现了“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联系所学的知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严重情况,故D正确;排除A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 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间割据混战

 

查看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得益于 ( )

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   

政治体制的改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A. 一战期间

B. 北洋政府时期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 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

 

查看答案

魏源在《筹海篇》中大声疾呼:“沿海商民,有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这一呼吁得到政府认可,最早应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甲午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