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汝舟在《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讲道“(1840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这里,农民“纷纷离村”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B. 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C. 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D. 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
A. 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B. 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
C. 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
D. 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
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说:“明清时期,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能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影响。”二者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B.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 中西方的交流完全断绝
D.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风、花乌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 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
B. 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
C. 中国制造垄断当时国际市场
D. 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
明清时期出现的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经济现象是
A. 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 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江南丝织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D. 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