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对于市的设置,有明确规定“景龙元年十一月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对于市的设置,有明确规定“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依据唐市令的这一规定,唐代的市可分为四个等级,即都市、府市、州市和县市。都市,通常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的市。长安有东西两市,洛阳有南北两市。同时,唐代在各级市均设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吏。

——摘编自武建国《唐代市场管理制度研究》

材料二  入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空间结构的呆板性和落后性,故而坊市界限被打破,街衢两旁商店林立,店铺“侵街”的现象屡次发生。宋人普遍意识到“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在思想领域引起“功利主义”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农民或主动或被动的进入市场。兼做小商贩,官僚士人也参与商业活动,甚至寺院僧尼经商也普遍化。许多上层士人“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

——摘编自胡建华《宋代城市场管理简论》

材料三  明清时期,政府改革赋税制度,从而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增加农产品产量,还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并且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开始出现了手工作坊,打破以往“男耕女织”的生产局面,并且出现劳动分工现象,为创造更多的社会商品提供了契机,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商业领域,随着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市镇经济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和区域性的商业中心。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市”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特点:县以上设“市”;市与坊界限严格;政府设专门的机构和官吏管辖“市”;经营“市"有时间限制。 (2)影响:致使重商观念盛行,各阶层竞相经商,追利求富,金钱至上等“功利主义”产生:推动城市商业发展的同时,促使收府放松对商业发展的限制。 (3)表现:农业领域中的农产品逐步走向商品化;手工业领域的分工合作模式发展;商业领域中地域性的商帮的出现,地域性的商业中心的出现,市场的逐步扩大;城市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体现的是县以上设“市”;根据材料“唐代在各级市均设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吏”可知体现的是政府设专门的机构和官吏管辖“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与坊界限严格、经营“市"有时间限制也是唐代市的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宋人普遍意识到“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可知体现的是致使重商观念盛行,各阶层竞相经商,追利求富;根据材料“僚士人也参与商业活动,甚至寺院僧尼经商也普遍化。许多上层士人“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可知体现的是推动城市商业发展的同时,促使政府放松对商业发展的限制。 (3)根据材料“并且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可知体现的是农业领域中的农产品逐步走向商品化;根据材料“手工业领域开始出现了手工作坊,打破以往“男耕女织”的生产局面,并且出现劳动分工现象”可知体现的是手工业领域的分工合作模式发展;根据材料“并且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和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可知体现的是商业领域中地域性的商帮的出现,地域性的商业中心的出现,市场的逐步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还体现在城市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它们或起到促进作用,或起到阻碍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土地被视为最受青睐的财富,大概不仅反映了人们所公认的真理,即土地可以永存不灭,而且还反映了一种实际需要。司马迁有一段详细的讨论,探讨了从事贸易活动的一般理论,他的基本思路就是强调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当时的人是将粮食视为基本商品的。……因此,对工商业发展所施加的遏制,不仅降低了非农业活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而且还驱使资本转而购买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

——许倬云《汉代农业》

材料三:万历前后,潞王在湖广有田四万顷,福王在河南、山东、湖广等地有田二万顷,其他藩王都占有大量土地。官僚、地主占有土地也十分惊人。江南有的“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大官僚严嵩、徐阶各有田二十多万亩。其他万亩、千亩的地主,数不胜举。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1)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形式”是什么?对当时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及其根本目的,并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使英国“变得越来越富”的原因是

A. 大机器生产的出现

B. 手工工场的建立

C. 工厂制度的建立

D. 垄断组织的出现

 

查看答案

从改良蒸汽机到电话机的发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发明更多是经验的结晶,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这折射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A. 凸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B. 以运用经验积累突破为特征

C. 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

D. 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更新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业革命后,世界上日益形成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

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B. 扩大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C. 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矛盾

D. 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

 

查看答案

清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提到:“天下货财所积,则时时有水火盗贼之忧。独有田产,不忧水火,不忧盗贼。虽有强暴之人,不能竞夺尺寸,千万顷可以值万金之产。”这一现象导致了:

A. 商品经济日益萎缩

B. 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

C.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 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