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逐渐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A项错误;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民众开始使用洋货,并不是抵制,C项错误;外来技术的传入破坏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D项错误;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A. 自然经济

B.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