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

《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

A. 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    B. 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

C. 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    D. 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D 【解析】材料信息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制瓷工匠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如“必看坯胎堪否”“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人窑”,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理解错误;B项和C项都不是材料所表达的主旨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查看答案

《后汉书》中记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有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铁犁牛耕

③精耕细作

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商品经济发展

C. 小农经济兴起    D. 家庭手工业产生

 

查看答案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

A. 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    B. 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

C. 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    D. 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

 

查看答案

虽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极其艰难,但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有五六十万人,到1919年已增至200万人左右。

1920~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出现显著变化:

 

 

1920年

1936年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年平均增长(%)

中国资本

6.61

44.80

26.09

63.20

9.00

外国资本

8.13

55.20

15.16

36.80

3.90

 

 

材料三  陈独秀说:“现代生活,以经济为之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产生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从其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增加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20~1936年期间的发展状况,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4)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