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1907年的宁波“正大火柴厂”,曾两度倒闭。1913年后,该厂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经办过多种行业,商业经验丰富的徐蕙生开办,逐步走上正轨。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 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
B. 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徐蕙生本人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 恶劣的社会环境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 封建势力的束缚
D. 外国资本的挤压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这从客观上反映出
A. 这些地方地理位置的优越
B. 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扶植政策
C.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措施是
A. 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B. 开展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
C. 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 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 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