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 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 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
D. 航船所经之路可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江东(吴国)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锦城在益州南榨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宫也,其处号锦里。”“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丝织品收入是蜀国财政重要组成部分
B. 蜀国织锦业属官营手工业的范畴
C. 蜀地丝织技艺在三国中居领先地位
D. 蜀锦质优价廉,其时已销海内外
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
A. 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 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