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 1896年初,张之洞派晚清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张謇心系实业,设立大生纱厂,他试图通过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后通过朋友将洋务企业湖北织布局搁置的官机以官股入股,1899年勉强开车生产,1901年在两江总督张坤一的支持下建成纱厂原棉基地——通海是牧公司,后又创办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等,逐步形成工业区。一战期间,张謇进一步扩大规模,注重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逐步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基地之一,张謇成为苏北著名实业家。
——摘编自凤凰网《重读张料》等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实业的历程并分析其原因。
下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B. “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
C. “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
D. “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丝更陆续,农人纺丝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C.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耕与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动摇
据统计,1894年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为60.7%,1936年为78.4%.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有明显优势。根据1936年的统计:外国在华资本在钢、铁、铁路运输、机器采煤等方面所占比重分别为:83%;97%;90%;66%.材料表明
A. 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
B. 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
C. 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
D. 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1868年,“盐商何某在江苏句容买山一处,准备开采煤矿,却被地方士绅斥为异端,遭到驱逐”。这段材料说明
A. 民族工业产品受到外国商品的排挤和打击
B. 民族工业处于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的地位
C. 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
D. 地方政府公开吞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