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吨、工人2 100多名。有学者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

B. 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

C. 战争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

D. 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7年8月到11月”可以看出,上海民营工厂大量迁出是受到淞沪会战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改变了原来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的特点,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C项。A项“平衡”说法绝对,排除;这一现象是战争的影响,不是官僚资本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工矿企业的内迁,不是倒闭,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4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公司保息条例》,对于棉丝业、制铁业、制糖业等资本在20万元以上的新设企业,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的三年内,政府按实缴资本给予保息5厘或6厘。这一措施旨在

A. 鼓励私人投资实业

B.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C. 打压中小工商企业

D. 扩张官僚资本势力

 

查看答案

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族工业首先在内地产生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传统手工业趋于稳固

 

查看答案

汉阳铁厂“不仅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钢厂,也是远东第一家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其建成投产的第一年(1890年),生产钢铁制品即达8,860吨,其中该厂自身用去3,870吨,湖北枪炮厂用去300余吨,外售1,000余吨。这反映了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 近代企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C. 洋务企业成功抵制了外资

D. 中国出现了现代工业的曙光

 

查看答案

阅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表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A. 洋务运动的诱导

B.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查看答案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人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人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B. 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 西方商品涌人冲击自然经济

D. 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