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旅行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政府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某一时期的国民经济成分有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处于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
A. 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 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 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1965年 | 37.3% | 32.3% | 30.4% |
A.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 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 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 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下表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三大改造完成
B. 重点发展重工业
C. 国民经济恢复
D. 工农业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