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
A. 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
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 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
D. 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B.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D.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有学者认为,秦汉以来的“国”与“家”是相通的,“孝”和“忠”是一致的,作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以及社会细胞的“家”同作为上层建筑的统治机构的“国”,在长期的历史条件和时期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据此可知,该治理模式
A. 是以宗法制的存在为前提条件
B. 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C. 有利于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延续
D. 确保了皇权在基层社会的独尊地位
《国语》记载:“故有虞氏褅(dì,祭祀)黄帝而祖顼;……夏后氏黄帝而祖顼。”《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神话中黄帝曾经的居所),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这反映了中国早期
A. 贵族政治体系的形成
B. 宗法制度逐渐确立
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 初具民族认同意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
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
(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便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司多年,每天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普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岳麓版)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类别 | 目的 | 措施 |
理财 | 富国 |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
整军 | 强兵 |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
取士 | 选才 |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
材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