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
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两国共同受到苏联的威胁
C. 美国对华孤立封锁政策已经破产
D. 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说明美国
A. 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 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
C. 力图维护世界和平
D. 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美苏是两种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体现为
A. 对抗→合作→对抗
B. 对抗→对抗→战略伙伴
C. 合作→对抗→战略合作
D. 对抗→合作→深度合作
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 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 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 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 “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 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宣言要求日本归还中国的领土。代表中国与会的是
A. 国民政府 B. 中华苏堆埃政府
C. 北洋政府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