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许多中国人出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担忧,开始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甚至儒家文明的价值,在许多方面,1895年后的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开端
B. 使国人学习的对象从西方转为日本
C. 使传统儒学的地位遭到全盘否定
D. 刺激了国人变革制度的愿望
下表为1873〜1947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表(单位:%)。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1873 | 8.8 | 91.9 |
1903 | 15.0 | 85.0 |
1920 | 28.5 | 71.5 |
1947 | 52.8 | 47.2 |
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 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D. 居民消费更加理性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 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道”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
A. 理论体系发生根本变化
B. 进一步得到民众的支持
C. 受到传统民本思想影响
D. 开始受到西方人文主义影响
唐代科举制规定:凡在礼部考中进士者,均须在吏部再考一次,主要考“身、言、书、判”。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 重视选拔法律人才
B. 注重官员的综合素质
C.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D. 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类别 | 天子的王城 | 诸侯的国都 | 卿大夫的都城 |
城墙高度 | 九雉(雉为一尺) | 七雉 | 五雉 |
南北向道路宽度 | 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 宽七轨 | 宽五轨 |
A. 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 建筑规划突出礼制观念
C. 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