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下列选项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一战使德、奥战败,英、法等受到重创
B. 俄国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
C. 一战后亚非拉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D. 美、日崛起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914年9月,在一场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这场战役发生在如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间里制”起源于先秦。简单说来,就是把城里的居民,按一定户数用高墙圈成方块状的“间”;墙上设门,供居民出入;门侧设“弹室”一类的机构,配置“里正”一类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内中居民。“间里制”至隋唐进化为“里坊制”。唐代长安城大坊内部,四门加一条十字街,小坊内部,两门加一条横街。日出开坊门,日落敲街鼓60下后关坊门。北未定都汴梁后,里坊制遂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街坊制”。至满滴入关,北京城居民的住宅,又再次被栅栏分割、封闭。棚栏门晨启昏闭。清朝中叶以后,粉栏渐渐消失。
——摘编自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居民区演变的特点及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肋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多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以助国用”。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南宋高宗绍兴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年入达200万缗,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之一。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以适应海外诸国朝贡的需要,且终明之世,罢置无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粤四海关。1757年,除粤海关外,其余三大海关被关闭。
——据傅宗文《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管理传统与早期海关》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62年的那次战争,可以说中国处于1:3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事实的实质是中国击败了当时的两大世界军事强国美、苏。然而,此时中国的领导人却做出了快速回撤的决定,而且是沿着过去的实际控制线再后退20公里。另外,中国方面还遣返了包括1名少将旅长在内3450名印度战俘,以及归还缴获的武器装备。西方国家对此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对东方这个“怪物”有了新的认知。
现在看得很清楚了,中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印度:我们争的是国家的尊严,是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和维护。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对此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预言,这一仗至少可以保证中印边界10年稳定。
——摘编自《一场不十分公平的较量:美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中印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打赢了战争之后做出“快速回撤”决定的战略意义。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 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