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阶段。同盟国集团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困境。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②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
③柏林工人起义
④保加利亚投降,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A. ②①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历史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展开的。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凡尔赛和约》规定①区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B. ②国家在一战后诞生且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C. 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在③城市遇刺身亡
D. 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④国家的“海狮计划”
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假设萨拉热窝事件没有爆发并且这样的危机在1916年前没有发生,那么到那时,俄国利用法国资金修建的铁路系统将大大改善,俄国军队可以在两星期内迅速集结到德国前线,这就使得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时,德国出于两线作战的困难,可能就不会轻易给奥匈帝国一张空头支票。由此可见该学者主旨是
A. 德国应更改施里芬计划
B. 一战是可以避免的
C. 德奥结盟是一个错误
D. 德国应选择和平崛起
一战后,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在尊重民族意愿的基础上重新划定。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一战后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是
A. 波兰
B. 保加利亚
C. 南斯拉夫
D. 捷克斯洛伐克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②英俄签订协约 ③英法签订协约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噩梦终究成真。“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A. 德意结盟
B. 法俄结盟
C. 英法结盟
D. 英俄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