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查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
A. 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
B.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 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
D. 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
《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
| 用人失察类 | 风风类 | 法法类 | 刑刑类 | 总计 |
字数 | 511 | 1,095 | 5,340 | 522 | 8,288 |
所占比例 | 6.17% | 13.21% | 64.43% | 6.3% | 100% |
A. 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
C. 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
D. 《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
A.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地域经济冲击了经济结构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据此推断
A. 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
B. 民族交流有利于文化发展
C. 印刷术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D. 当时中国科技已高度繁荣
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
| 全国所辖郡数 |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
西汉 | 103 | 74 | 29 |
西晋 | 162 | 86 | 76 |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 西汉王国问题已解决
D.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