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阀阅,非复辩其贤愚”。下列史料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 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
A.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 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 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 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主要有
诸侯国 | 与王室关系 | 地理位置 |
晋 | 姬姓贵族 | 山西 |
卫 | 姬姓贵族 |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
鲁 | 姬姓贵族 | 山东南部 |
齐 | 功臣 | 山东北部一带 |
燕 | 姬姓贵族 |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宗藩的核心问题是宗藩权力过重,终酿成明初的政治危机和皇权移位。永乐帝及其后来者革除明初宗藩弊端,宗室兵柄尽释。明中叶以后,藩禄不给,造成宗室贫困,加剧了宗室犯罪。各统治者均对宗藩政策做出了适当调整。弘治年间,王府择婚由王府官“于本境内拣选家道清白、人物俊秀,年已长成者,就行彼处按察司核实明白,方许具奏”。嘉靖三十一年,规定郡王婚后无子者,可“选妾二人”,如“生有子,则止于二妾”。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朝廷下令核查宗室人口,严格宗室新生人口的报生手续。这些调整主要着眼于解决眼前的财政困难,并没有涉及宗藩问题的根本弊病。伴随明王朝的结束,宗藩问题才最终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雷炳炎、林晓玲《试论明代中后期的宗藩问题与宗藩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宗藩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宗藩改革的措施,并进行简要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纪之交的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清政府以光绪名义颁布新政上谕:“着军机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更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举所见。”1901年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1903年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1905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之后试图改革政治制度,先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由于新政多有名无实以及统治集团的分歧,新政没有达到预期的维护统治目的,反而加速其灭亡。但不可否认,新政对二十世纪初政局产生了深选影响。
——摘编自陈向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并简析新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