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新经济的萌芽”指的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与西欧“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4)简析宋朝“商业革命”为何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1)表现:商人地位的所提高;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更加繁华;海外贸易兴盛;交子出现;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财政重要来源; (2)明清: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 (3)不同: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 (4)原因:①经济上,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②政治上,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③文化上,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 直接原因: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 【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中的表现及所学宋代商业发展有关知识即可回答(如货币方面、市场的时间空间变化、城市主要功能变化等,言之有理即可)。 (2) 明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雇佣关系,新经济的萌芽所指的即是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所体现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据此回答即可。 (3) 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分析比较即可。 (4) 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史实分析即可。直接原因:可结合游牧民族的入侵后对商业环境的影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英法战争

②《航海条例》颁布

③(英属)东印度公司成立

④英国打败“无敌舰队”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题文)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在全盛时期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因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材料中说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荷兰

 

查看答案

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

A.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的三角贸易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 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查看答案

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该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的大量财富(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