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 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C. 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
D. 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
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下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数据整理).该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B. 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C. 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
D. 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
《汉书》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东汉农民更加勤劳
B. 铁犁牛耕等劳动工具的推广
C.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 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在中国远古时代,河南的粮食产品主要是
A. 小麦和大豆
B. 玉米和水稻
C. 甘薯和花生
D. 小麦和粟
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
A. 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B.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 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