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

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百姓;百姓昭明,协合万邦。”这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儒家民本思想的完善

B. 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

C. 察举选官的雏形出现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西周通过分封“九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诸侯归心,使百姓服从统治,使九族至亲和睦,这反映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特征,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以民为本,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察举选官根据孝廉进行选拔人才,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开始建立,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商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联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D.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查看答案

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寇敌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

A. 周王地位至高无上

B. 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C. 周朝实现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

D. 分封制使“共主观念”成为共识

 

查看答案

公元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侯)田,争执到晋侯那里。郤至说,鄇田所在的温邑是自己的“故地”;天子使者以温邑先后赐封的变化进行反驳,最后取得了晋侯支持,承认鄇田属“王室之邑”。该事件表明

A. 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B. 国有土地的面积不断缩小

C. 周王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遭破坏

D. 晋侯主张维护土地国有制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掳,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龄郑,郑公子忽为质放周。”这说明当时

A. 出现了诸侯争霸现象

B. 分封制被取消

C. 传统政治秩序的动摇

D. 宗法制不再实行

 

查看答案

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都求之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