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材料二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10)

 

 

(1)异: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 同:都是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努力的结果;都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 (2)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派论战,促进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3)意义: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新视野;为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注入活力,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贡献。 【解析】 第(1)问,“不同点”,依据材料一信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相同点”,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两个角度分析。 第(2)问,“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学东渐、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等角度分析。 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新视野、为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注入活力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A. 内燃机的发明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煤的大量开采

D. 石油的广泛应用

 

查看答案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查看答案

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 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 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查看答案

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

A. 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B. 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

C. 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D. 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

 

查看答案

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

A. 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

B. 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

C. 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

D. 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