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铁犁牛耕

C. 耜耕

D. 耦犁

 

A 【解析】 试题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砍山” “众木尽噘”“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B意味着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排除;C即石器锄耕,排除;D是两牛犁耕法,排除。故本题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牛在中国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其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形成诸如“鞭春牛”“送春牛图”及“舞春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等灿烂的“春牛”主题的民俗文化。“春牛”民俗文化的形成主要缘于

A. 农耕文明不断发展

B. 个体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C.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久推行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康熙帝统治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健全科举取士,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重视蒙、藏地区事务,同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1681年,平定三藩,统一南方;1683年,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1685年、1689年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胜利;1698年,平定噶尔丹叛乱。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康熙亲自向南怀仁等传教士学习几何学、测量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在宫中设实验室,进行化学和药学的研究。康熙于1692年3月22日发布敕令,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教,敕令指出:天主教的教义大致与中国礼教相符。中国政府既容许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回教等诸外来宗教,自无禁绝基督信仰的理由。

——《康熙帝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待外宋文化的态度及对中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二战行将结束之际,科耶夫(欧盟理论之父)向戴高乐提交了《法国国是纲要》,提出法国应实现超越民族主义的精神转型,领导欧洲国家建立起一个超越于法国之上的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将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力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要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摧毁了德国。战后,德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在冷战背景下,联邦德国要完成国家重建和取得世界信任的任务,需寻找新的路径。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阿登纳大胆提出一个超德意志的欧洲框架,德国的重建必须以这个框架为前提。阿登纳的远见带来了德国与欧洲的和解,启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

在阿登纳苦苦思索联邦德国与法国更具体的和解方案之际,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两个引擎国家同步实现世界主义转向,是欧洲联合能够成功的一个前提。

以德国和法国为“欧洲合众国”引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洲有能力应对冷战的挑战,从而奠定了欧洲特殊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施展《枢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一体化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议,指出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1.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初步建立。汉朝在中央设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以察举官吏违法为职责。汉武帝时,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郡县。

唐朝的监察制度,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

元代有完善的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承唐制,地方上独创行御史台。明朝监察制度最为完备,把所有官员都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清朝的监察制度大体沿袭明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摘编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察吏是治国之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监察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曹雪芹(1715年—1763年)作品《红楼梦》,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小说情节摘编如下:

第十六回,凤姐和赵嬷嬷谈话时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第八十八回,贾芸求情风姐时说:“听见老爷总办陵工,侄儿有几个朋友办过好些工程,极妥当的。”贾府建造偌大一座“省亲别院”只花了一年工夫,主要就是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来完成的。

第九十三回,叙述衙门差役打击客商的情景:“更可怜的是那买卖车,客商的东西全不顾,掀下来,赶着就走。那些赶车的但说句话,打得头破血流的。”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