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 2
B. 31
C. 73
D. 193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A. 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 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
A. 19世纪二三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 20世纪初期
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工商皆本
C. 重商主义
D. “海禁”政策
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资本多采取分股合伙的制度。一方面,有“自备工本,赴窑开采”的“窑户”,有协助“窑户”管理窑务的“掌相”和“管帐”;另一方面,有受雇佣的“窑夫”以及担任技术指导的“作头”。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清代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 煤矿生产社会化趋势
C. 煤矿的近代企业属性
D. 政府对于民间开矿的态度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C. 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D. 废除闭关锁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