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垃圾”,“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遮羞布作用。学者意在说明该国的政治体制
A. 推动国家最终实现统一
B. 专制主义色彩十分浓重
C. 确立标志是《权利法案》
D. 宰相掌握国家实际大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 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
C.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 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