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 | 《宋史》(卷六十七) |
“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岠嵎山震十月不止。” | 《东都事略·仁宗纪》 |
“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地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九) |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数震,郡以言。彭年上疏曰:‘岠嵎极东方,殆东朝未建,人心摇动之象。宜早定储,以安天下之心。’” | 《渑水燕谈录》(卷第四) |
A. 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 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 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 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下面是唐宋时期使用雕版印刷书籍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 |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 |
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 | 北宋《册府元龟》 |
国初印板止及四千,今仅至十万,经史义疏悉备。……今士庶家藏典籍多矣。 | 《宋会要》 |
A. 雕版印刷书籍始于唐末益州
B. 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已臻完美
C. 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 宋代鼓励民间印刷各类书籍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修建于公元610年的最著名的中国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应用这一原理,法国人在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里普里特桥,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这反映出
A. 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
B. 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C.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西方文明间交流
D. 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单向性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据此可知
A. 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B.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
C.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
D. 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