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
A. 团结一切力量革命的必要性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 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的必要性
19世纪中后期,西学译作有《行车指要》、《水师操练》、《克虏伯炮说》、《制火药法》、《防海新论》,(宝藏兴焉》、《工程致富》,《探矿取金》、《西艺知新》、《农学初级》、《农务全书》等,这些译作
A. 表明西学已成为社会时尚
B. 反映出救亡图存迫在眉睫
C. 与洋务事业兴办密切相关
D. 旨在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
康熙五十五年(1711年),热河行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每年四月开始避暑塞外,乾隆在位期间,“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其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多方面体现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据此推断,“避暑山庄”这一舞台有利于
A. 满族全国性统治地位确立
B. 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的实现
C. 长城对外防御功能的增强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巩固
从朱熹开始,宋代的陆九渊(江西人)明代的王阳明(渐江人)等,所有划时代的大思想家皆出自南方,要找一位能和他们媲美的北方大思想家并不容易、顾炎武(江苏人)黄宗羲(浙江人)王夫之(湖南人)等对明末清初的思想和学术具有深远影响的先觉者,同样是南方人,材料主要反映出
A. 理学官方哲学地位强化
B. 南方社会经济影响突出
C.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 政府海禁政策有所松弛
“汉自孝武表彰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王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东汉)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学在西汉时并未得到重视
B. 王莽时儒生转为学习道家思想
C. 东汉时察举制重视出身门第
D.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发展
孔子在纵观西周、春秋政治发展的趋势之后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候出,孟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材料反映了
A. 孔子对当时时代发展特征的理解
B. 诸侯有号令天下礼乐征伐的权力
C. 春秋战国是一个霸权迭兴的时代
D. 周王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和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