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 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

D. 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中提到中国的纺织业和制针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等产业得到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答案选D项。A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才发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18世纪,日本是中国主要白银来源地,占到3/4。日本禁止白银大规模出口后,中国的白银遂主要来自美洲。但受拉美独立运动影响,世界金银产量在1790-1830年间骤然减少了约50%。于是,1808-1856年间,中国遭遇严重白银短缺,银贵钱贱。这表明

A. 清朝国内货币市场完全被西方列强操控

B. 世界白银供给骤减是银贵钱贱的重要原因

C. 鸦片流入是中国白银净流出的根本原因

D. 中国早在鸦片战争前就被卷入世界体系

 

查看答案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重农抑商政策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实行的

C.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决定的

 

查看答案

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

A. 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

B. 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

C. 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英国发现了一幅被人们忽略了长达350余年之久的、绘制于中国明朝中叶的彩色航海地图。这张地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中国地图中最早的,不仅显示航线,而且将中国描绘成东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中心的地图。结合材料分析,下面对明朝对外贸易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朝贡贸易始终是明朝对外贸易的唯一形式

B. 明朝“海禁”政策曾有所松动

C. 外贸的政治目的服从于经济目的

D.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来源

 

查看答案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 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