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这是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曹先生与徐小姐在剧院看电影
B.张小姐基本上是乘坐电车上班
C.谭先生积极收集全国各地的战况
D.夏太太在家收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 信息速递功能
B. 娱乐教化价值
C. 政府喉舌功能
D. 商业广告价值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 “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 “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 “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 “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拉萨是什么时候实现火车通车的
A. 一五计划期间
B. 曲折发展的十年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后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导致这种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A. 社会政局的更替
B.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西方文化的传入
D. 民国政府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