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上述记载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 财产平均分配
B. 禁止土地买卖
C. 实行土地国有化
D. 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下图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 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 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工商食官”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 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 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 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 耕作技术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