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4日,时任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的班达拉奈克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说时说道:“如果我们不互相畏惧,不互相猜忌,如果我们觉得我们都是在不同方面增进人类幸福的人,而每个人都不想用武力强使别人接受他的意志一那就是万隆决议的精神。”这表明万隆会议
A. 提髙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 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
C. 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可
D. 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1939年,蒋介石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今天我们再不能附和过去误解了许久的教育独立的口号了……中国国民党对于全国有志于救国的贤智人士,始终是殷切期待加入本党的,共同奋斗的。”蒋介石发表这些言论意在
A.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缓解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C. 强化国民党的组织建设
D. 争夺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与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时间最接近的事件是
A. 《本草纲目》问世
B. 经典力学产生
C. 洋务运动
D. 瓦特改良蒸汽机
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专门规定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
A. 清朝初年政府地方控制能力有限
B. 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
C. 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
D. 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
“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材料体现了
A. “仁爱”的主张
B. “仁政”的思想
C. “兼爱”的思想
D. “农本”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