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
A. 20世纪30年代初 B. 20世纪40年代中期
C. 20世纪70年代初 D. 20世纪80年代末
观察下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
欧洲桥的架设
A. 进攻波兰
B. 进攻北欧
C. 进军法国
D. 不列颠大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 苏德战争爆发
B. 太平洋战争爆发
C.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署
D. 《联合国家宣言》签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欧洲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被这位学者称为“顶峰”的事件
A.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C. 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D. 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 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吉野造作从1906年起住在天津,担任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的家庭教师。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吉野认为日本人应对中国持有“同情与尊敬”的态度,并加深了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关注。1916年,吉野造作发表文章,提出中国和日本都是资本主义后进国家,一定要引进民主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请求外务省保护被捕的留学生,并为了释放留学生而四处奔走。他还将大学工资和稿费等收入,拿出相当一部分资助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摘编自菊池秀明《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概括吉野造作对华友好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吉野造作对华友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