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
A. 一战演变为持久战的原因
B. 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
C. 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
D. 同盟国不再推行任何机动战
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时,美国有求于苏联的地方越来越少,相反,强大的苏联和走上人民民主专政道路的东欧国家日益成为美国实现自己野心的障碍。罗斯福逝世,使美国政策的变化以前后两任政府推行不同方针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政策的变化”是指
A.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B. 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
C. 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的对手
D. 对西欧由控制转向扶持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出自
A. 丘吉尔铁幕演说
B. 杜鲁门国会演说
C. 马歇尔计划
D. 《北大西洋公约》
1966年,美国总统约翰逊说:“我们依然坚信,一个一体化的大西洋防务,是构筑西欧统一的第一需要,而不是西欧统一之后的结果,而且,这样一个大西洋防务,也仍是扩展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以及消除同东方之间分歧的第一需要。”这体现出美国对欧洲的政策是
A. 积极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B. 支持西欧缓和与苏联紧张关系
C. 欧洲一体化必须符合美国利益
D. 认可美欧大西洋防务向东扩展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
A. 和平共处论
B. 独立自主论
C. 霸权稳定论
D.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论
美国前国务卿赫尔曾说,“在战时和战后(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筹建国际组织和在东方实现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是很有必要的)。”赫尔承认中国大国地位的真实意图是
A. 顺利推进联合国筹建的工作
B. 实现远东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C. 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D. 推进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