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国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的学生占33.1%;到1953年,文科学生的比例降为14.9%;经过1956年前后的进一步调整,这一比例下降为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 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 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 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 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 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
C. 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除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外,使用“民主”“科学”“西化”等词语逐渐减少,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这主要表明
A. 传统文化保守主义复兴
B. 民主科学作用日益弱化
C. 民族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 殖民奴化教育范围扩大
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年份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1920 | 1921 | 合计 |
公布法令、条例数目 | 150 | 55 | 34 | 51 | 39 | 40 | 22 | 391 |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A. 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 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C.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 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长期以来,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更是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二月革命
A. 不符合俄国历史发展规律
B. 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C. 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有学者认为: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归功于“中产阶级”的推动,而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发展,除了极少数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是个人独自研究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缔造于政府的引领与大力推动。这表明
A. 社会结构影响科技发展
B. 政府政策推动科技进步
C. 工业革命源于人才优势
D. 宋代科技创新缺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