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

有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依据是

A.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B. 中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C. 民主革命对象与领导者均发生改变

D. 第一次历史巨变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继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B选项符合题意。民族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是在三大改造之后,A选项排除。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选项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1年12月,孙中山提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至1913年春,其又说“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我的国民,莫不主张政党内阁”。这一变化根本原因在于

A.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B. 顺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代表了社会主流的民意

D. 受国内政局的变化影响

 

查看答案

1898年,如果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他能够

①去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重庆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广州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 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 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 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查看答案

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 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

B. 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

C. 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

D. 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

 

查看答案

有学者统计,1840年中国GDP 居世界第一,却被一支只有 4000 人的英军打败;1890年,中国 GDP 约为当时日本的五倍,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北;1900 年中国 GDP仍居世界第三,却被八国联军攻陷。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是

A. 中国当时政治结构落后

B. 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C. 中国当时经济结构落后

D. 军事落后以及盲目自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