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阅...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保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阶段。

军事关键

抗战开始时,红军总数3.2万人,结束时仅八路军、新四军有127万人,各解放区民兵近269万人。

经济后盾

抗日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渡过了难关,保存了革命实力。

 

 

——节选自《抗日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并用史实说明两者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崭新的阶段”是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俄国所爆发的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关系: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促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俄国退出一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刺激了德国工人起义,加速一战的结束。 (2)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崭新的阶段: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3)相同点: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都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都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都促进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不同点:俄国革命走的是城市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农村道路。 【解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一中的“战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根据材料“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并且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两者的范畴、指导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是两者的革命道路是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曾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那时的中国民族独立受到严重侵害、主权不断丧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过去了一个世纪,它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庚申圆明园之变”和“台湾既割”分别与哪两次战争有关?请列举中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抗争与探索。(列举其中两件大事即可)

(2)材料二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是“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释。

(3)材料三反映出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五四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南京条约》中中国丧失的国家主权,并回答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就要被人民抛弃。”这是因为

A. 戊戌变法使君主立宪的思潮广泛传播

B. 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思想

C. 新文化运动广泛宣传了民主科学精神

D. 五四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推向更高阶段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中国在振兴经济和改建军队方面的失败,必然导致西方与日俱增的渗透和控制……欧洲列强在中国各港口获取租界是它们施加经济影响的另一手段……这些租界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经济以往一向是自给自足、以田地为基础,但现在,它愈来愈依赖外国人控制的沿海城市,尤其是上海”。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此旨在说明

A. 洋务运动失败导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 欧洲列强通过设立租界达到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目的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太平军积极参加抗英斗争

B. 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

C. 太平天国以反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近代化的开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