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方镇自治”“君臣共治”;顾炎武提出一分权众治,...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方镇自治”“君臣共治”;顾炎武提出一分权众治,据此可知,两人均主张

A. 批判传统儒家思想

B. 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C. 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D. 反思国家传统治理

 

D 【解析】 由材料“方镇自治”“君臣共治”“分权众治”可推出黄宗羲、顾炎武两人对以前国家政治体制弊端进行反思,故D项正确;材料中是关于提出分权的思想,属于批判君主专制,不是批判传统儒家思想,A错误;黄宗羲等人此时尚未上升到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高度,B错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并不是废除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查看答案

唐朝中期,皇帝时而制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系衔,久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专称。这一趋势反映了唐代

A. 宰相权力不断加强

B. 行政体制混乱

C. 三省体制已经消失

D. 中枢体制演变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

D. 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查看答案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保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阶段。

军事关键

抗战开始时,红军总数3.2万人,结束时仅八路军、新四军有127万人,各解放区民兵近269万人。

经济后盾

抗日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渡过了难关,保存了革命实力。

 

 

——节选自《抗日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并用史实说明两者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崭新的阶段”是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俄国所爆发的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曾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那时的中国民族独立受到严重侵害、主权不断丧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过去了一个世纪,它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庚申圆明园之变”和“台湾既割”分别与哪两次战争有关?请列举中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抗争与探索。(列举其中两件大事即可)

(2)材料二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是“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阐释。

(3)材料三反映出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五四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它“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