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 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B.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
C. 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
D. 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因素
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这一现象说明
A. 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利于国家统一
C. 宗族和姻亲关系发挥作用
D. 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
材料一: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曾国潘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笨拙与精明……通过曾国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晚清的政治与社会,澄清许多流传甚广的误解。……对许多人而言,曾国藩的主要意义在于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对中国这个文化体来说,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一面。
——摘编自《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材料二:曾国藩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运用在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在行动上,就是极度的残忍,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曾国藩及其领导的一群人,丝毫没有民族思想。他甘心做满洲皇族的忠实奴隶,屠杀汉人。对新来的外国侵略者,又甘心当忠实代理人……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
(1)材料一是从哪些视角论述研究曾国藩的价值的?试结合所学知识,以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来说明曾国藩的贡献。
(2)材料二是从何种史观出发来评价曾国藩的?其依据有哪些?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迅速提升,美国的对外战略比以往更带有明显的扩张性、进攻性和侵略性。……在亚洲地区,美国的利益核心是东亚地带……1949年12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48/2号文件,它标志着美国在亚洲遏制战略的形成。为了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扩张、预防“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美国政府一方面要对日本、台湾、菲律宾等地区的控制,确保亚洲大陆沿海岛屿防卫链的完整,一方面要通过对亚洲非共产党国家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干预援助,加强这些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自立。而且,通过提高日本、菲律宾的国际政治影响,在东南亚建立新的经济市场等一系列措施,断绝这些地区与共产党中国的政治经济往来。在二战结束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远东策略已具体调整为:一个经济稳定和亲美的日本;一个稳定和对美忠诚的菲律宾;一个由英、法、荷、控制(或影响)并与美合作的东南亚保险式的近海岛链战略防线。
——中国社会科学网《战后初期美国亚洲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台“亚洲遏制战略”的背景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亚洲遏制战略调整后的具体实施情况。
材料:中国探索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老一辈的环保人努力推动将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要求写进了《环境保护法》中。自80年代末以来,各地开展了试点工作。2015年,大面积的雾霾牵动着人们的神经,9月11日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随后,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并达成了建立统一环境管理平台的基本共识。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20年,就要完成所有行业的排污许可证发放。2018年1月,《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排污许可证核发程序等内容,细化了环保部门、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法律责任。目前,多个地方试点已经从立法、监督、实施、流域治理、行业改革等角度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的中国特色道路。
——摘编自《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历史、现实和未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排污许可制度建立的背景,并概括该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特指在中国近代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社会心理,人文观点及其意识形态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的。所有这个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
——摘编自刘爱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演变及其特征》
历史事件总能给我们留下诸多启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