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

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

B. 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

C. 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

D. 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

 

B 【解析】 北宋在选官方面注重“重文轻武”,避免了唐末五代时期地方节度使大多为武将,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的弊端。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宋朝时期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查看答案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C.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司徒雷登,原名JohnLeightonStuart,直译是约翰·雷登·斯图尔特。1876年,生于中国杭州。1918年,他受美国教会指派,筹建燕京大学(后并入北大),并任该校校长达20年,在中国近代史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其年谱重要节选:

1933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听取他对中国时局的意见。1940年,司徒雷登不幸坠马受伤,毛泽东亲自发电慰问。

1946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同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曾当面称赞其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1949年4月,他没有随国民政府南下广州,而是留在南京试图与中共接触。8月,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司徒雷登受到毛泽东的猛烈批判与嘲讽,不得不悄然离开中国返回美国,随即退休。不久在美去世。

20世纪八十年代,应其遗愿及其后人的多次申请,中央政府批准司徒雷登骨灰归葬燕园,但北大教师联名反对,作罢。

2008年,司徒雷登骨灰归葬杭州,几乎没有遇到阻力。

(1)结合材料,归纳1940年到1949年,中共对司徒雷登的评价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2008年司徒雷登归葬中国两次不同结果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世界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奴隶在监工皮鞭的鞭笞下艰辛地劳动……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分裂的信号,1861年4月,南北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人员伤亡超过美国参加的历次战争。

——摘编自李惠胤等《略论“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在战争中州权主义因其最终导致联邦分裂和维护奴隶制度的严重后果声名狼藉,战后加强联邦权力和威权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发展……推进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南北战争以统一战争始,以废除黑人奴隶制的革命终。在战争期间颁布的宅地法……就是用革命的手段,以最有利农民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废除了黑奴制直接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障碍,土地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方工业资产阶级还利用政权,通过“南方重建”等行动,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美国梦,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摘编自余志森《南北战争结束150周年记:美国崛起的开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伦敦人口增长了4倍多,从1550年的7.5万增长到1650年的40万,伦敦一举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16、17世纪前后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伦敦先后爆发了十多次大的瘟疫,对当时的社会危害极大,不仅造成人口大量的丧失,并且造成了经济萧条、社会不安。

——摘编自塞常磊《16—17世纪伦敦的瘟疫与社会》

材料二  伦敦发生鼠疫后,基督教会束手无策,民众对救会的权威性与神圣性产生怀疑,进一步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在医学界的要求和建议下,政府以非宗教手段加以防控一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集会、严禁人员和牲畜流动等,传统宗教疗法几乎被完全抛……因加强对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既是稳定统治秩序的根本需要,同时又是压制地方势力,拓展王权权威的现实要求。1578年后,王室政府高度重视防疫工作,专门在牛津大学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为国家防疫减灾提供医学咨询。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政府先后出台《政令大全》等法令政策,进一步加强隔离和对贫民救助力度。在借鉴吸收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英国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国特色的防疫制度和体系,这显然加快了鼠疫在英国的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可能造成1617世纪伦敦瘟疫频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应对瘟疫措施的特点及其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