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 维护农奴制度

B. 废除农奴制度

C. 推翻沙皇专制

D. 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A 【解析】 “(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说明不主张废除农奴制,A正确;B、C和D不符合材料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衬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统治原有的部众。

吐谷深多次侵扰兰州、凉州等地,阻碍唐与西城的交通。贞观九年,太宗派大军在库山击溃吐谷浑精锐,解除了吐谷深对河西走廊的威胁。平定吐谷浑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用兵高昌。贞观十四年,以高昌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此后,又相继平定焉耆、龟兹,设置龟兹、焉耆、于闻(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克什)四镇,有效地控制了广大的西部边疆。

贞观十五年,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不仅带去了大量的金银、绸帛、珍宝,还带去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内地的菜种、蚕种以及各种药物和典籍,以及大批工匠和乐队。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上述举措的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面有关王安石变法的材料。

材料一  神宗熙宁元年……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王安石曰:“……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宋史》

材料二  庆历七年初,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当年即出巡视水利修建情况,在任时期,“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又曾“贷容与民,以激奔竟之风,俾新陈相易,邑民使之”。嘉祐三年,王安石归朝任度支判官,针对当时弊端,向宋仁家上《言事书》,极陈当世之务,全面阐述改革的思想,未被宋仁宗采纳。熙宁二年,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揭开了变法序幕。神宗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即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和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推荐,进一步起用了一批新人,协助王安石拟定和贯彻新法。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回答:

(1)在材料一中王安石是怎样看待北宋前期财政状况的?为实践“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法得以推行的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节选)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数区

隋、唐前期

 

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府、州

府、州

 

 

材料二  贞观元年,按山川形便分全国为十道,形式上虽然是地理区划,其中暗含盘察区的意味。开元二十二年在分十道为十五道的同时,在“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并让采访使兼各道要州的刺史,定下正式的监察区体制。但地方行政的基本权力仍在州和县。

宋初设转运使,以之经度和转输地方财赋,节次以天下土地形势,伴之分路而治。在转运使之后,负责监察、司法之职的提点刑狱使,负责治安边防的安抚使,负责储备粮食平抑物价的提举常平使等官员也相应设置。这些官员的街门通称诸监司,竹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例如西北地区以转运使而言先仅设一路(后分为两路),而以提点邢狱使而言则分为两路,若以安抚使而言又分成六路。此外,即使有两司的路一致,治所有时也不在一地。州的长官由中央委派朝官担任,多用文人,并且经常调换。与知州同领州事的通判,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甚至举发知州不法。州县不但可直接向朝廷奏事,亦可监察监司。

——摘编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在地方管理上的策略及其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唐前期与北宋初期在地方管理上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儒者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

B. 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

C. 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 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查看答案

唐中叶以来,三教鼎力的局面逐渐走向融合。到北宋时期,寺院也开始倡导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寺院则称“报国寺”。这说明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 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

C. 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